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6:19    次浏览
路边清淤如果说,自来水管是城市的“动脉”,下水管就是城市的“静脉”了。在贵阳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排水设施管理所,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工人——他们身高不到一米六,干起活来却十分麻溜,每天夜深人静,市民进入梦乡时,他们开始在城市的下水道里钻来钻去,为城市的“静脉”默默地清淤。工作虽脏累,收入赶白领。4月10日,记者走近这群城市“清道夫”,感受他们不一样的生活。招工有偏爱静脉清道夫全是小矮个4月10日上午,记者在排水所工作人员李先生的带领下,来到他们工作的机场高速、贵黄高速、宝山北路等处,感受这个特殊群体的不一样的生活。在机场高速路边,20多名工作人员正在清理机场高速两侧排水沟的淤泥和杂物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他们已在这里干了5天了,每天早上8点开工,下午18点下班;而在宝山北路一处维修点,4名工人正在检查清理井里的污物。记者还没到近前就闻到了一股恶臭,但在里边清淤的小伙子,却干得热火朝天。记者发现,无论是清排水沟的工人,还是清理窨井的工人,都很瘦小。李先生解释,由于该项工作的特殊性,他们每天都要钻窨井,井下空间狭小,个子大了在里边转身都难,根本干不了活,所以,排水所请来的60多名工人,身材都比较矮小,一般不超过160公分。而且,为了道路保畅,清理市中心下水道的时间,都会选在晚上11点到凌晨5点,上夜班是常事。井下的脏累入井清淤前先下生化仪井下清污,一身黑泥在宝山北路检查井清淤点,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手里拿着像对讲机一样的小仪器,仪器上还有个长长的、长得像象鼻子一样的管子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这可是个“高大上”的设备,名字叫“微型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”。“这个仪器一般只有生化部队配备,专门探测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,它可以检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硫、甲烷、一氧化碳、硫化氢等有害有毒气体的含量。”李先生告诉记者,对讲机大小的探测仪,一个就要3万多元。据悉,当工人每次打开窨井盖后,要让它敞开半个小时后,再打开电源的检测仪,用绳子系着,慢慢地放入窨井中检测气体。据称,若窨井中有害气体超标,达到影响身体健康的程度,仪器就会闪红灯并发出报警声。这时,人就不能下井了,需用鼓风机将新鲜空气注入窨井,待空气达标后,工作人员才可以入内清淤。而且,清淤小组三人一组,期间,工作人员在窨井中不能超过20分钟,超过20分钟就要换人。井上的欣慰干活虽脏累收入赶白领合力清淤在宝山北路,刚刚淘好下水道的张师傅,从窨井里爬了出来,一脸的黑泥,像个“包公”,异味扑鼻。“都习惯了。”憨厚的张师傅见到记者,露出了歉意的微笑。张师傅告诉记者,他家住贵阳,有两个孩子,妻子没工作。为供孩子上学,他来到了排水所,专干挖下水道的工作。刚开始,他很不适应,下水道里,死耗子、死猫多,空气十分糟糕。刚开始的那几天,气味熏得他饭都吃不下,曾萌生退意不干了。但想着孩子要用钱,一咬牙,他坚持了下来。如今,干了3年的张师傅,感觉鼻子似乎不像过去那么灵了,再闻到臭味也没那样难受了。每天下班回来张师傅都很累,洗完澡就睡了。不过,月初发工资是他最开心的时候。因为工作努力,他每月能拿6000多元回家。张师傅说,看着两个孩子茁壮成长,他觉得再苦再累都值。据悉,在排水所工作的工人,每天最低的工资是180元,晚上上班,另有补助。干得多的,一月收入有七八千元,基本可赶上贵阳的“小白领”。■本报记者孙征康延伸阅读明代排水道至今仍沿用据悉,贵阳历史上出现内涝最严重的是在1996年,当时,师大喷水池一线全部被淹。2014年,贵阳同样出现局部内涝。排水所工作人员介绍,贵阳下水道管网历史悠久,明代用石灰糯米浆砌的排水通道至今还在使用。但贵阳市老城区内涝的主因,是城市发展很快,老城区排水系统仍按前苏联标准设计,管径太小导致排水不畅。工作人员称,近年来,贵阳市政府对下水道管网的投入很大,其中,针对去年出现水灾的34个地段,排水所及相关部门已进行重点治理。不仅更换了管网,每两个月还要清挖一次沉积物,今年应该不会出现去年的情况了。而针对即将到来的汛期,重点路段,排水所每两个月要疏通一次管道,清理一次淤泥杂物。一般路段,每三个月清理一次,确保贵阳主城区顺利过汛期。